美國環保署在2019年12月公告共22個既有化學物質將於2020年1月展開為期三年的風險評估。美國毒性物質管理法(TSCA)2016年修正,透過:優先化(prioritization)、風險評估(risk evaluation)及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三階段原則鑑別「不合理風險」(unreasonable risk),以確保既有化學物質安全性,並確保評估或管理實務於可行的範圍下進行。 2016年12月公告並啟動首批10個風險評估的物質後,美國環保署對於既有化學物質評估於2019年年底有了新的進展。在12月2日首次批准製造商提出2項物質之風險評估請求,於2020年1月對DINP(diisononyl phthalate, CAS No. 28533-12-0, 68515-48-0 與(DIDPdiisodecyl phthalate, CAS No. 26761-40-0, 68515-49-1)2項磷苯二甲酸酯展開風險評估。而在12月20日公告20個物質,包括7個氯化溶劑、5個磷苯二甲酸酯類、3個鹵化組燃劑、甲醛及1,3-丁二烯等。這些物質係經過優先化步驟決議啟動風險評估。根據TSCA規定,物質的風險評估最終結果需於啟動後3至3.5年內完成。本網站彙整TSCA現行展開風險評估之物質及狀態供國內廠商參考。 TSCA既有化學物質風險評估作業另一項令人關注的焦點是相關廠商將須支付物質之風險評估費用,按照最新的費用規定: 針對製造商請求進行的風險評估案件,若物質過去列於2014 年TSCA之工作計畫,則需要負擔風險評估總成本的50%,並在批准後的30日內先支付125萬美元的起始(initial)費用。若物質未列於2014年 TSCA之工作計畫,則廠商需要支付250萬的起始費用,最終風險評估公布後,費用總額將結算。本次首批廠商申請評估的DIDP及DINP皆有兩個CAS No.,兩個CAS No.中各有一個(DIDP: 26761-40-0; DINP: 28553-12-0)一屬於2014 TSCA工作計畫物質。DINP之費用由三家公司分攤,DIDP則由ExxonMobil獨立支付。 由USEPA決議啟動之風險評估物質,每個物質的評估費用為135萬美元,需由美國國內相關製造商及進口商分擔,包括進口成品(article)中含有該物質之進口商。美國環保署利用化學物質資料申報(Chemical Data Report, CDR)以及有害物質排放目錄(TRI: Toxic Release Inventory),辨識過去五年內可能之製造或進口者,並於2020年1月27日公布每個物質的初始廠商名單,展開60天的意見諮詢,希望透過業者回應,於六月下旬前調整公告最終名單。最終名單中之廠商可選擇組成聯合會(consortium)協調經費分擔,或採用費用規則中的分擔公式平分費用,由於小型企業享有80%的優惠,總費用不變,因此非小型企業需分擔小型企業優惠後剩餘費用。 國際化學品政策宣導網提醒國內輸美廠商我國廠商,除最基本需掌握產品含有之物質外,可進一步比對是否含有美國展開風險評估之物質,並積極與美國貿易夥伴保持聯繫,主動配合美國法規及貿易夥伴之作法,保有產品合規之競爭性。

出處: 國際化學品政策宣導網

原文網址: https://www.chemexp.org.tw/content/news/NewsDetail.aspx?id=3501